芷江侗族自治县中学是一所市级示范性全日制高级中学,已有近120年历史,其前身为光绪15年(1889)创办的“沅水校经堂”。
1987年7月,芷江侗族自治县成立,学校更名为“芷江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为了便于与外界交流,2001年11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恢复“芷江侗族自治县中学”校名,保留“芷江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校牌。学校历经百年风雨,嘉誉遍及三湘。
我校地理位置优越,东临浩广无垠的芷江机场,西傍碧波拖蓝的舞水,南倚馨香氤氲的文庙,北眺烟霞飘渺的明山;整个校园绿树掩映,满目繁花,为市级花园式单位。
学校现设54个教学班,在籍学生近3000人;占地面积220亩,建筑面积23520平方米;馆藏图书6万余册;教学实验设施达到省颁I类标准。学校现有教职工217人,专任教师173人。其中教师1人,特级教师1人,省级教师3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1人。高级职称教师3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3%,中级职称教师83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0%。<BR>学校坚持走“人本立校,教研兴校,质量强校”的良性发展之路。首先,认真抓好两支队伍建设。一是抓好班子队伍建设。学校要求班子成员,要多干实事,多深入实际,多做贡献,提倡“跟我来”,反对“给我上”,率先垂范。培养起“诚信、宽容、合作”的团体精神。二是抓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抓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一考(考核)二培(培养)三调整。在培养过程中,主要作法是“三靠”:一靠目标激励。二靠活动促进。三靠压担子,让青年教师在实践中长才干。学校出现了“以新促老”、“以老带新”、新老教师携手共进的喜人局面。
其次,在管理上力求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常规管理。对学校教学各环节定期实行月检制,使常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根据学校实际,切实搞好校本教研,在教研教改方面,注意在“活”字上做文章。转变观念让教育思想活起来;加强研究,让教学方法活起来;注意创新,让教学手段活起来。几年来,高考升学率均在80%以上,并呈现稳步上升态势。2002年申亚欧、周一希分别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2004年刘安彬同学以湖南省理科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2005年高考,我校一本、二本上线119人,其中文科上线36人,理科上线63人,专业生上线19人,5人分别考上浙大、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十大名校,突破一本、二本上线百人大关,创历史新高,荣获怀化市教育局授予的高考进步奖。杨举、龙海敏等5名学生获得县委、县人民政府颁发的首届高考名校奖。近几年来,教师获省、市教学比武一等奖200余人次,30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国家、省、市一等奖或公开发表;我校杨华山、刘金国、封志敏、夏艳、李光兰、杨志群、龙成友、张扬军、邱世清、周卫民等10名老师被评为芷江县学科带头人,享受县人民政府津贴;邱世清老师被县人民政府记“三等功”。学校2003年被评为怀化市“绿色学校”、怀化市中小学图书馆、怀化市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先进单位、法人单位,2004年被授予怀化市“文明学校”荣誉称号。2005年被授予第二届“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筹备、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县“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县“食品卫生安全A级先进单位”、湖南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验收单位、县“610工作先进单位”,获得怀化市教育局授予的高考进步奖
目前,芷江一中的发展,进一步得到了县“四大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全力支持芷江一中申创省级示范性高中,并决定投资2848万元全面进行学校配套设施建设,使扩建后的办学规模达到每个年级30个班,全校共90个班,4500—5000名学生,教职员工370人左右,到2007年实现申创省级示范性高中和大幅度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双重目标。多年来,学校培养出的万千学子,活跃在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脚踪播及宇内,身影遍布神州。当前,全校师生正在为申创省级示范性高中而竭尽所能,力争把我校办成一所高质量、有特色的示范窗口学校。只要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热心关注,我们坚信,实现这一梦想并不遥远。